News

新闻动态

团队基于多年航天镀膜经验积累,具备丰富的光谱滤光片技术储备

发布时间:2025-07-25 发布者:谱视界 来源:谱视界
最新

政策解读丨智慧感知,立体遥感!谱视界助力构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印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北斗等技术强化河湖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水利部近日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构建贯通前端感知、平台归集、信息应用全过程的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方 案 内 容

IMG_257

 

1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进数字李生水利建设,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集约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依托全国水利一张图和全国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北斗等技术,构建贯通前端感知、平台归集、信息应用全过程的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对河湖库实行全覆盖、多地物、高频次、高精度、长时序动态监测,为“管好每一条河流”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到2027年,基本完成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河湖管理数据底板不断完善,实现部-流域-省互联互通;基本构建卫星遥感为主、视频监控和无人机为补充的监测感知网,实施定点、连续动态监测;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河湖智能模型全面投入应用,河湖库典型地物智能识别准确率达到 90%,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等问题发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显著提升;贯通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全链条,实现问题发现-问题研判-预警信息推送-问题处置反馈等全流程在线管理。

 

2重点任务

任务1:开展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摸底调查

统一河湖编码,2025年制定技术方案,2026年形成小流域、小湖泊空间数据,2027年完成数据核准与统一编码。

 

任务2:完善河湖管理数据底板

推动涉河建设项目、采砂规划等数据上图,2025年省级岸线规划等上图,2027年完成水普名录外河湖管理范围上图。

 

任务3:应用基于大模型的河湖智能模型

2025年构建样本库与语料库,在大江大河大湖应用;2027年实现全国覆盖,典型地物识别准确率达90%。

 

任务4:卫星遥感常态化智能监测

每年对水普名录内河湖库开展1—2次新增地物识别,大江大河大湖按需加密,2025—2027年持续推进。

 

任务5:开展河湖库地物遥感图斑核查“回头看”

复核2019年以来推送图斑,2025年完成30%(重点区域全完成),2027年全面完成。

 

任务6:推动视频监控实时捕捉

2025年确定布设任务并启动建设,2026—2027年持续布设,接入部级平台实现实时预警。

 

任务7:推动无人机定期巡检

2025年明确巡检任务并登记资源,2026—2027年按计划完成巡检,覆盖视频监控盲区。

 

任务8:推进河道采砂智能监管

2025年实现砂石采运“一码通用”,在长江、黄河等应用北斗技术;2027年在流域及省管河道推广大数据与北斗监管。

 

谱视界相关内容

 

“依托全国水利一张图和全国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北斗等技术,构建贯通前端感知、平台归集、信息应用全过程的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对河湖库实行全覆盖、多地物、高频次、高精度、长时序动态监测,为“管好每一条河流”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基本构建卫星遥感为主、视频监控和无人机为补充的监测感知网,实施定点、连续、动态监测。”

——《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谱视界

“天空地一体化”水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谱视界坚持以政策为锚,为行动导航,积极发挥光谱力量,针对于新时代水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全面性、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以像元级光谱镀膜技术和光谱解析技术两大核心为基础,倾力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水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IMG_258

 

该系统结合光谱技术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过程,综合利用天基(大范围卫星遥感监测)、空基(无人机高光谱影像遥感监测)、地基(实时水面航测、地面重点监测)等多类型光谱水质监测设备,对较大空间范围和较长时间跨度的水生态进行全天候、多维度智能监测与分析,并提供决策辅助的水生态智能监测系统,能有效解决当前水生态治理与监管过程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在视频监控难覆盖、管理任务重的河湖库,合理配置无人机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无人机机巢,定期开展无人机巡检,及时发现河湖库“四乱”问题、碍洪障碍物、水面漂浮物等,推动实现疑似问题自动预警和自动推送,汛期按需加密巡检。”

——《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谱视界

智能小型机载光谱指数分析基站AeroSpot

 

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根据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推出了智能小型机载光谱指数分析基站AeroSpot,综合利用无人机与光谱科技,通过无人机机场,轻松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生态监测,解决实际场景应用难题,提高生态管理效率,为打造“低空+治理”增添助力,其灵活性、低成本、便于部署等特点,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IMG_260

 

无人机智能基站搭载光谱水质指数分析仪,赋能无人机实现高光谱等数据采集,实现水环境多场景的远程快速响应作业,从而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无人机自动化作业全流程。

 

IMG_261IMG_262

 

以水生态环境监测为例,在谱视界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自动预警后,使用全自动无人机智能光谱感知系统进行溯源及定位全流程排查工作,现场无需人员值守,通过远程即可定时定点,自动完成巡视工作,轻松实现非现场无人化监测。

 

IMG_263

 

“完善水利部无人机监测服务平台,建立无人机资源动态台账,支持无人机数据资源汇集和调用。

持续研发并优化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河湖智能模型,推动河湖库管理范围内建(构)筑物、桥梁、光伏面板、大棚、高秆作物、片林等典型地物精准识别及河湖水体变化监测。”

——《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谱视界

无人机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Specvision

 

谱视界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Specvision,通过无人机搭载光谱相机的方式,实时采集数据,快速获得高分辨率影像等多种信息。

 

IMG_265

 

基于像元级(马赛克)多光谱滤光片成像技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基于行业应用的机载光谱成像指数分析仪。可实现河湖(水污染监测、疑似污染源排查、水域生态灾害监测、岸线环境调查、黑臭水体治理)等应用的实时监测,用“一张图”为用户送上第一手的信息参考,为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谱视界针对水生态监测打造的大禹Specvision-W水生态监测智能系统,可以同步获取监测区域的光谱影像和高清影像,对河流的重点关注区域进行快速可视化巡航监测,实时反演多种关键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状态,获取和上传疑似排污口位置等关键信息,让污染溯源更加高效。

 

IMG_266

 

“以岸线管控任务重、山洪灾害风险高的河湖库为重点,在整合行业内既有视频监控资源,积极共享利用通信、应急、公安、交通、生态、渔业、林业、市政、海事等其他行业资源基础上,在有条件的河段湖片库区补充布设高覆盖、全天候、多类型的高点视频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和边缘计算盒子),推动河湖库“四乱”问题、碍洪障碍物、水面漂浮物等实时捕捉、自动预警和自动推送。”

——《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谱视界

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Specsentry-L(第二代)

 

目前大多数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水质监测都面临着监测频率低、成本高、灵敏度低、预警难等问题,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全新升级的第二代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SpecSentry-L,面对出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能够快速精准地进行污染溯源,有效防止污染事件恶化,从而实现水体水质全方位监测预警与治理。

IMG_268

 

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Specsentry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以水质参量光谱提取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传感器、自动测量、自动控制和网络通讯等技术,对水体水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和综合评价的水质监测仪,可同步实现多种水质参数变化趋势的实时在线显示与超标自动告警。

全天候光谱水质预警监测仪Specsentry可自动将水体样本抽取至密闭容器,采用内置主动光源和高分辨率光谱仪测量水样光谱,基于内置处理器和反演模型实现24h无人值守的水质状态连续检测和数据自动上传云端,检测频率可达5min/次。

 

IMG_269

 

谱视界

岸基水质监测仪Visionpoint

 

对于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如水面航测或岸边监测,由谱视界岸基水质监测仪Visionpoint负责在线监测及实时预警。通过岸边、船载等多种架设方式,采集重点治理区域各时段的水质光谱数据,实时对接智慧管理平台进行指标分析,指标异常时第一时间发布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IMG_270

 

岸基高光谱水质监测仪 Visionpoint 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以水质参量光谱提取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传感器、自动测量、自动控制和网络通讯等技术,对水体水质进行在线实时综合评价的水质监测仪,可同步实现多种水质参数的实时在线显示。岸基高光谱水质监测仪可以实现在固定位置实时获取光谱数据,然后基于仪器内置的处理器调用相关模型算法进行实时解译反演,解算出水体中的指标数据,将这些数据上传至谱视界云平台系统。

 

IMG_271

谱视界Visionpoint架设于监测预警船

 

IMG_272

谱视界Visionpoint架设于云南某流域岸边

 

谱视界

塔基成像高光谱生态监测系统SpecPatrols

 

谱视界塔基成像高光谱生态监测系统SpecPatrols,可实现对水生态环境、农业、林业和湿地等多个场景的目标物实时监测识别与分析。

塔基成像高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高塔平台的高光谱成像技术,通过在塔基上安装高光谱成像设备,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光谱数据和高清影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精确识别和分析。

IMG_273

 

塔基成像高光谱生态监测系统SpecPatrols综合了高光谱相机、变焦RGB、通信设备和接口设备等模块,适用于全天候监测水质指标、农作物长势以及森林防火等功能,可通过云平台远程控制设备实时监测数据展示反演分析结果。 

 

IMG_274

塔基成像高光谱生态监测系统

 

IMG_275

塔基成像高光谱生态监测系统高清可变焦相机

 

IMG_276

塔基成像高光谱可视化监测平台

 

谱视界

浮标型光谱水质监测预警站SpecSentry-B

 

谱视界浮标型光谱水质预警监测站SpecSentry-B采用原位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对河流、湖泊、水库等多种地表水类型进行长期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监测,能够灵敏感知水体状态变化,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漂浮在河流中的SpecSentry-B,让污染在萌芽前清零,全力构建光谱水质安全防线。

 

IMG_277

 

浮标型光谱水质预警监测站SpecSentry-B系统采用内置主动光源和高分辨率光谱仪测量抽取至密闭腔体中的水体光谱,基于内置算法自动解析水质参数。独特的光路设计能够保证光谱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高灵敏度的水质变化预警并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平均维护周期≥90天。 

 

IMG_278

SpecSentry-B在江苏流域

 

IMG_279

SpecSentry-B在武汉流域

 

未 来 展 望

具体来讲,该体系建设将遵循“由底到顶、由点到链”的渐进路径,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数据标准化”(2025年重点)

通过全国河湖统一编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及1平方公里以下湖泊的空间数据生产,完成“河湖身份确权”与“空间数据入库”,解决“家底不清”的历史问题。

 

第二阶段,“技术能力规模化”(2026年重点)

一方面推动监测数据跨层级流动(实现部—流域—省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落地智能识别技术——基于大模型的地物识别覆盖建构筑物、高秆作物等典型目标,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加密至每年1-2次(大江大河大湖按需加密),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巡检形成“固定+机动”的感知网,填补监管盲区。

 

第三阶段,“管理流程闭环化”(2027年目标)

通过大模型智能研判(识别准确率达90%)、预警信息自动推送、处置结果在线反馈,打通“发现-研判-处置-反馈”全链条,让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要想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离不开大量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装备的支撑。可以预见,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END

谱视界将坚持以国家政策为指引

运用现代化光谱技术监测感知产品

助力加快构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提升河湖库监管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和水平

 

点击原文:政策解读丨智慧感知,立体遥感!谱视界助力构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相关推荐